Music Knowledge
|
April 19, 2024

音樂如何反映個性?

你所喜歡的音樂其實反映着你的性格、背景、年紀等。早期的心理學家把世上大約七十億的人口簡單分為兩類:上流社會的和中下階層的。自然世上的音樂都只被分為兩類:高層次的(例如古典音樂)和低層次的(例如搖滾音樂、嘻哈等)。當然,這種分類十分含糊籠統,難以從人們所聽的音樂中分析他們的性格特徵。

因此,到一九九零年代的心理學家終於歸納出五至六種基本的人格特質,分別為:

· 開放性(Openness)

· 謹慎性(Conscientiousness)

· 外向性(Extroversion)

· 親和力(Agreeable)

· 神經質(Neuroticism)

還有一種是結合誠實和謙遜的人格。 

此外,音樂心理學家們也為各種音樂進行分類:

· 沉思與複雜類,如古典樂、爵士樂、民謠、藍調等

· 激昂與叛逆類,如搖滾樂、另類音樂、重金屬樂等

· 樂觀與傳統類,如流行樂、電影配樂、宗教音樂、鄉村樂等

· 活力與節奏類,如饒舌樂、靈魂樂、電子音樂等

音樂心理學家們亦帶出某種人格的人會比較喜歡某種音樂。例如:偏向屬於「開放性」的人會比較喜歡「沉思與複雜類」或「激昂與叛逆類」的音樂;偏向具有「外向性」、「親和力」和「謹慎性」特質的人會比較喜歡「樂觀與傳統類」音樂;而偏向「外向性」和「親和力」的人則比較喜歡「活力與節奏類」音樂等等。

每個人都是獨特的,而自己喜歡什麼音樂亦有受其他因素影響。你認為以上的分析準確嗎?

你還記得年青時喜歡怎樣的音樂嗎?我們很大機會已經不再喜歡以前所喜歡的音樂,因為我們的音樂品味可能會隨着年紀而改變。

年青的時候,我們很可能會受朋輩影響而選擇聆聽某種音樂,從而增加我們在群體中的歸屬感、認同感。這也是社會學上指的內團體(In-group)效應,內團體的成員會建立自己的圈子,甚至會排斥外團體(Out-group)的人。例如,各個K-Pop的團體都會有其專屬的粉絲名稱,這是一個很容易區分內或外團體成員的方法。

又或者,青少年為了突出自己的獨特,可能會選擇聆聽一些另類或非主流音樂。他們也許會不屑於聆聽大眾所喜愛的音樂,從而突顯自己與眾不同的品味。可是,以上兩種的心態其實只會令你的視野變得狹窄。因為你只會聆聽特定的音樂類型,而不是聆聽各種音樂,然後再找出自己最喜歡的。

然而,隨着年紀增長,我們的心智亦隨着我們的經歷而逐漸成熟,音樂品味也隨之改變。聆聽高層次的音樂,如古典樂、爵士樂等,並不代表擁有更好的品味。但無可否認的是,這些音樂比起流行音樂的確需要更多知識、歷練和感受,我們才會懂得欣賞它們的動人之處。

長大後的我們或許仍會保留年青時的音樂品味,但我們往往都需要聆聽更多的音樂才能滿足到我們的情感需要。

我們聆聽音樂的習慣其實影響着我們的音樂品味。

相信我們都曾經試過聆聽一首新歌時覺得很動聽,然後不斷地聆聽,最後開始對這首歌感到厭倦;又或者我們聆聽新歌時覺得一般,但後來發現它愈來愈動聽。這是與我們對歌曲的熟悉度和大腦的運作有關。

當我們首次聆聽到歌曲時,大腦都會視這為一個新的體驗。它會嘗試理解所聽到的旋律、歌詞、節奏等等的內容。如果我們第一次聆聽歌曲已經覺得它很動聽,可能代表歌曲的結構和內容都較簡單,因此我們很容易理解所聆聽的資訊,然後覺得動聽。相反,如果歌曲的結構和內容較複雜,我們會因一時未能理解歌曲而覺得難以入耳。

我們把喜歡的歌曲一聽再聽時,便會愈來愈熟悉這首歌。假若我們不斷重複聆聽一首簡單而動聽的歌,我們會覺得歌曲就會變得愈來愈單調、乏味,從而產生厭倦感。但是,如果我們不斷聆聽複雜和第一印象一般的歌曲,熟悉感會把歌曲的複雜度逐漸降低,最後成為一首順耳、動聽的歌曲。

此外,我們聆聽歌曲時的情況都會影響我們對歌曲的觀感。如果我們習慣把歌曲當成背景音樂,總是邊工作邊聆聽音樂,我們可能會為了專注手上的工作而忽略了出色的歌曲。因此,即使生活繁忙,我們還是建議嘗試騰空一些時間只聆聽音樂,放鬆之餘還更易找到自己喜歡的音樂。

要提升自己的音樂品味不妨從自己聆聽音樂的習慣着手。倘若你習慣聽一次覺得一般便不再聆聽該歌曲的話,或許你已經錯過了很多合你意的音樂,甚至熟悉感會令你覺得聽音樂是沉悶的。把自己喜歡的專輯一聽再聽吧!比起一聽便愛上的歌,最後我們可能會更喜歡一開始覺得一般的歌曲呢。

Reference:

好音樂的科學II:從古典旋律到搖滾詩篇──看美妙樂曲如何改寫思維、療癒人心./約翰·包威爾(John Powell)著;柴婉玲譯. 初版. 臺北市:大寫出版:大雁文化發行, 2018.04

查詢或報名